如今,APP获取用户的难度越来越高,成本也居高不下。每一个用户都显得弥足珍贵,为降低用户流失率,APP拉新运营后的用户互动显得尤其重要,这些互动形式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的活跃性以及粘性。大家都在为APP用户拉新维护转化上相互竞争,抛开外部因素,同类型获胜的往往是那些用户运营做的好的APP,不断的围绕着用户做思考,去了解用户,用工具与用户沟通。
下面我们从“打卡签到”谈谈怎么通过用户运营来激励用户。
签到功能对于提高APP用户粘性和拉高日活是非常有帮助的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,但却往往被产品和运营人员所忽略。签到打卡可以嵌入到很多类型的APP内,例如商城类APP、社交类APP、教育类APP、健身类APP、游戏类APP、活动类APP等等
打卡签到功能的作用:
1)促进用户活跃:虽然有很多用户打开APP签到完就退出,但只要用户愿意打开就是一件充满可能性的事,总有一些用户会去浏览其他内容,用户是真实的每天去使用了APP,而不是直接卸载。
2)培养用户习惯:用户能够坚持去打卡签到,习惯性的使用这款APP产品,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或者不舍的情绪,用户不会轻易的卸载,甚至在空闲的时候,也会不自觉的打开APP浏览使用一下。
3)主动分享:用户在坚持打卡多次以后,会有一定的愉悦感,想分享给别人。比如连续打卡健身3个月,身材变好了,说不定就会把打卡记录次数分享给朋友看,说不定就有人下载参与了。
4)用户满意度:通常打卡签到跟奖励是配套存在的,产品通过设置奖励机制,给用户带去福利反馈,从而提升用户对平台的好感与信任。也更乐意去相信平台的产品或者服务。
5)变现渠道:打卡页的广告,植入广告,打卡奖励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跟合作的企业挂钩,这里就得掌控好一个满意度了。
打卡签到的类型:
连续签到:每天连续签到不能间断,断签后天数会归零。比如星期一二签到 -> 星期三没签 -> 星期四五签到,周三清零后,那累计签到就是2天。这种着重点是签到持续性,目的是为了提升APP日活跃,这种玩法需要配合一套优质的奖励机制,不然用户参与意愿会比较低。
累计签到:累积计算打卡次数,断签后天数不归零。比如星期一二签到 -> 星期三没签 -> 星期四五签到,周三清零后,那累计签到依然是4天。这种着重点主要是签到频率,目的是提升用户留存率。对用户签到要求不高,用户参与度会更高。
针对上面的签到计算类型,再聊聊中奖类型。
周期型中奖:这个周期内奖品都是一样的,比如:签到了5天,每天都是送10个积分,奖品数是一样的,总价值都是一样的,能够循环获奖,奖品价值低,平台容易负荷的了。在一定的条件下比较适合累计签到,强制性较低。
阶梯型中奖:奖品类型多样,价值整体会由低到高,部分产品会设计成波动,但最后的奖励依然是高的,一般是不允许循环获奖。举个例子签到5天,第一天5积分 -> 第二天10积分 -> 第三天15积分 -> 第四天10积分 -> 第五天100积分。这种相对比较倾向于连续签到类型。
注意点是以上的中奖方式是可以同时设置的,并且当出现重叠时,阶梯型中奖应该是优先的,这样才能让用户体验更好,玩的更爽。再举两个例子(积分只是举例,可以根据业务或自身情况修改):
签到前7天用阶梯型中奖模式,第一天获得5积分,每天递增5积分,第七天就是领取35分。从第八天开始使用周期型中奖模式,每连续签到一天获得40积分,可以重复获得,奖品不再变化。结合起来整个活动就是先阶梯后周期的模式。
以30天为一个周期,每签到1天获得5积分,属于周期型中奖。累计签到7天会额外获取100分,最后累计签到30天后,额外获得500分,随着抽奖天数的增加,奖品的价值也越来越大,这又属于阶梯型。综合起来就是先周期型后阶梯的模式。
打卡签到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?是奖励,是奖品。
打卡签到分为两个触发机制:是用户打开APP,然后随手点一下打卡。还是用户因为想到签到所以才打开APP呢。
前者想要实现相信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,只要在APP内给予一个稍显眼的位置或者提示就可以做到。但是一个功能想要做到极致肯定不止这样的,核心要做的不仅仅是用户打卡签到的这个行为,其背后的逻辑应该是用户为了打卡签到而想着再次点开APP。
想要做到这点,毫无疑问靠的就是奖励机制。
一、大额奖励。只要奖励的诱惑足够大,用户就会记得这件事,随时会想起甚至调一个闹钟去完成一次打卡签到,从而打开APP进行使用。
二、场景关联。让打卡签到的行为与用户生活中具体的场景产生联系,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“早起打卡”,这个生活场景用户每天都要经历,很容易让人联想记忆早起打卡这件事。再比如“上班打卡”送咖啡体验券。根据自身的产品特性以及用户群体的习惯,选择一个特殊的场景形成触发机制,从而使用户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想起签到打卡这件事,从而打开APP使用。
三、内心认同感。大额奖励不一定就是钱,虽然这是最有效的。比如”蚂蚁森林“,很多用户会因为这个功能自觉的主动打开APP,因为它的“奖励”能够触达到用户的心里,认为这是公益,这是一件有价值的事。
组合功能和想法
一、不确定性奖励。固定的打卡奖励容易使用户疲劳,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觉得枯燥。但当奖励获利有不确定性时,会刺激多巴胺分泌,有一种兴奋感。只要点击签到打开的时候,才知道具体的奖励是多少。给予用户意外的惊喜,让用户期待并记住下一次的打卡签到。比如每次给10积分,和1积分到100积分间浮动相比,相信用户对后者更有兴趣,从而更高概率参与。
二、排行榜/徽章。激发用户竞争的心态,来让用户更加努力的打卡,这个辅助属于游戏化和打卡的一个结合玩法。
三、互动提醒。设置一个提醒人,可以看到用户的打卡情况,提醒人可以提醒用户还没有打卡,可以用站内信或者通知来实现,提醒后用户打卡就会给一定的积分给提醒人。这种偏向于社交的玩法,还能延伸到很多方面,如果要仔细分析,应该又可以写一篇文章来讲了,这里先略过。
四、补签。需要一个适当的容错机制,就算用户真的忘了打卡签到,也不应该把用户推远,毕竟获客不容易啊。如果规则过于严苛,用户“犯错”后的流失率是比较高的,最起码会产生意见和不爽。这时候一个类似于补签卡的功能就显得很重要了,当然可以设置一定的门槛来获取。
五、广告。虽然很多用户不喜欢看这些广告,但是只要奖励够丰厚,相信也会有用户愿意参与的。比如看完广告视频才算是完成打卡签到、打卡签到成功后显示广告、看广告翻倍获得奖励等等。
最后,做好分析,哪些模式用户更愿意参与,哪些奖励更吸引用户,怎么才能提起用户的兴趣。一个好的打卡签到功能是需要同时满足用户和平台都获利的,这应该是双向的,如何做到这一点,才是考验运营人员的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