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行业特殊性、规模体量、商业模式以及内部管理流程的不同,在日常需求探讨中,同样的一个需求在不同公司可能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。
无论是B端还是C端产品,只有真正去运营有一定的体量,都能经常收到不少用户或者客户提出的需求。而其中个性化需求是众多需求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之一。
一、什么是个性化需求
个性化是针对部分群体,包括体验、用户习惯、消费水平、喜好等等,提供不同的产品推荐或服务。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,非通用需求就是属于偏定制化的需求。
比如:我们做了一个商城,收货信息是输入联系人、联系电话、省市区、详细地址,其中联系电话通常是限制只填一个的,然后有个用户就提出我有两个手机号,我想填多个手机号,以防其中一个号码没信号快递员联系不上。
二、如何对待个性化需求
在面对个性化需求的时候,并不应该一味的同意,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决。重要的是不能带有抗拒的心理,其实很多个性化需求对于提出的业务方来说,都是有真实需要的,需要我们用心用数据去分析,找出其可行性和核心点,个性化需求也是可以演变成一个具有共性的大众化需求,从而解决用户的问题。
三、个性化需求的价值
1)如上面所说,需求具有被通用化的潜力。系统是会不断的迭代升级的,业务形态也会发生变化,从当前来看可能只是小数人需要的,但是随着周期的发展,会逐渐通用化。
2)小数人带来的大价值。这个需求可以为这些客户带来巨大的价值,可能是带来收益、用户量、转化等等。
3)衍生价值。这个需求可能是没有商业价值,它不能成为一个增长点,不会涉及到财务模型。但是它可能带来的是情怀、信誉、影响力等等。
针对于新需求最直接的方法是根据投资回报率去评估,带来的利润率越高就越应该去做。但是很多需求其实是覆盖不了成本的,也不太适用于用ROI来评估。还需要分析这个需求的深度、广度、战略意义等等。
是否是痛点,有多迫切需要解决;
它能覆盖多少人群,可以帮用户解决多少问题;
它对于公司的发展意义是什么?能否带来品牌效应;
四、从项目发展周期来看
1)基础版本:这个阶段处于产品完善期,需要优先满足核心场景需求,系统稳定,尽量避免做杂而乱的功能。
2)探索版本:需要挖掘一些优质需求,做更深度的解决方案,更完善的服务体系。需要多关注用户提出的个性化需求,去分析。甚至去做开放平台,做服务生态。
五、如何处理个性化需求
1)对于小功能需求,比如更换文字、更换ICON等等个性化需求,分析用户重要性,可适当变更。
2)对于实现成本比较高的个性化需求,可做后台功能配置,比如商城店铺的装修模板、功能组件、营销工具等等。
3)对现有业务流程影响较大的需求,做私有化部署,为用户单独定制系统。
4)开放生态。授权开发者围绕平台做一些快速开发、增值开发和开放接口开发。
从业务逻辑到产品逻辑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对需求做判定,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需求共性,才是产品机会。